研資局研究學者計劃 2026/27
接受申請/提名
2025年09月18日 - 2025年11月28日
遴選階段
2025年11月29日 - 2026年6月
公佈得獎
2026年7月
提名研資局研究學者計劃 2026/27
每所教資會資助大學每年可最多提名6人,獲提名者職銜必須達至副教授級,並須在提名申請上列明在資助期間將會進行的研究項目。
獲提名者必須:
- 在受資助期間,可於香港合法居留及工作;
- 在受提名和受資助期間,是教資會資助大學本部[1]聘任的全職[2]人員;
- 於提名期結束前至少連續三年,以全職[2]人員身份受聘於教資會資助大學本部[1];
- 受提名時,為終身或實任副教授;
- 在教資會資助大學本部[1]主要從事學士、碩士或博士學位課程的工作,並投入至少80%[3]的工作時間在有關工作上;以及
- 薪酬全數由該大學本部[1]撥款支付。
候選人在提名年度須未滿55歲;或尚餘至少5年任期方到達所屬大學的正式退休年齡[4],以確保候選人可以在所屬大學之餘下服務年期內完成60個月的全期計劃。
為鼓勵於海外工作的香港學者回流本港投身研究,上述要求可按個別情況再作放寬考慮。於海外工作的香港學者只要符合下列資格,均可獲教資會資助大學提名候選「研資局研究學者」:
- 根據《入境條例》[5]定義,為擁有香港合法居留權之香港永久居民;
- 受提名時,必須於香港以外之大學/學術機構/研究機構擔任研究員一職,其資歷相等於副教授;
- 獲教資會資助大學本部[1]支持,在提名年度後的一年內,於該大學受聘[6]為終身制或實任制全職[2]人員,職銜為副教授。
- 持續教育學院/分部、專業培訓及其他類似的部門除外。
客席或名譽聘任者除外。
此百份比或有機會在需要時重新審視及修改。
正式退休年齡一般適用於所有教職員。若候選人在提名時已獲大學延遲退休年齡/獲聘任至正式退休年齡之後,則以後者為準。若候選人有需要並已獲得延遲退休年齡/延長聘任年期(以確保若獲獎能完成整個資助期),則應隨提名表格附上由大學副校長或以上職級代表大學發出的證明文件(有關證明文件應為確認候選人獲得有條件延長聘任的信函)。若候選人其後獲選為獲獎者,他/她的所屬大學必須在收到遴選結果後,並在確認接受獎項前,提交獲獎者的應聘書,茲證明餘下的服務年期可涵蓋整個資助期。
以《入境條例》對香港永久居民之定義為據,詳情請參閱: https://www.immd.gov.hk/hkt/services/roa/eligible.html
必須在教資會資助大學本部主要從事學士、碩士或博士學位課程的工作,並投入至少80%3的工作時間在有關工作上,其薪酬全數由該大學本部撥款支付。
研資局將按以下準則作嚴謹評審:
- 候選者之資歷及研究能力;
- 候選者之研究成就;
- 候選者在其選取之研究領域上的領導才能及遠見(包括候選者對支持新進研究人員的培訓及發展方面的往績和計劃)[1];
- 研究項目之優點,包括方法、範疇、理論架構等;
- 研究項目之可行性,包括策劃、管理及資源;
- 研究項目之貢獻和潛在影響力,包括知識轉移與研究影響;以及
- 大學的支持。
- 候選人的領導才能和遠見,尤其對競逐研資局高級研究學者計劃的資深學者而言,將包括候選人在培育研究生和新進研究人員(包括博士後研究員(如有))方面的過往經驗和指導成果,與及候選人在擬訂研究項目時,如何計劃訓練和促進下一代研究人才和新進研究人員成長。
所有提名申請均會按照其學科範疇,由相關的遴選小組進行評選。遴選小組由兩大學科範疇的專家組成,其中一個小組負責人文學、社會科學及商科等學科,另一小組則負責科學、醫學、工程及科技等學科。進入最終候選名單的獲提名者將於5月/6月接受遴選小組面試。
截止申請/提名日期 : 2025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