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教資會表揚及嘉許優秀教學

2020年09月28日新聞稿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每年舉辦教資會傑出教學獎,表揚教資會資助大學學者的優秀教學表現和成就,以及他們在大學內外為提升教與學質素所作出的貢獻及展現的領導才幹。

 

榮獲二○二○年教資會傑出教學獎殊榮的得獎者為:

 

一般教學人員組別

------------------------
黃嘉雯教授(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臨床專業顧問兼家庭醫學實踐及醫學教育副教授)

 

新晉教學人員組別

------------------------
李乘雨(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首席講師) 
 

隊伍組別

------------

「學術誠信與道德 ─ 增強現實技術」團隊,由王周綺華博士(香港浸會大學全人教育教與學中心總監)領導,成員包括張小燕教授(香港浸會大學體育、運動及健康學系教授)、江紹祥教授(香港教育大學教學科技中心總監)、藍澧銓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學能提升研究中心副教授)及 Andrew Morrall 博士(香港理工大學英語教學中心高級專任導師)


得獎者的讚辭載於附件一。

 

其他入圍二○二○年決賽的教學人員名單如下(按英文字母順序排列): 陳家華教授(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副院長兼教授)
崔佩怡博士(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講師)
香港大學的「教育學院體驗式學習」團隊,由 Gary James Harfitt 博士(教育學院副院長(教學))領導,成員包括周美玲博士(教育學院講師)及鍾雅儀女士(教育學院行政主任)
陳世道博士(香港理工大學應用數學系專任導師)


由美國聖地牙哥州立大學 Marilee Bresciani Ludvik 教授出任主席的遴選委員會經過嚴謹的遴選程序,從十七組出色的提名中,選出七組進入決賽,再從中選出三組二○二○年教資會傑出教學獎的得獎者。二○二○年教資會傑出教學獎的遴選準則及遴選委員會成員名單載於附件二。

 

Marilee Bresciani Ludvik 教授說:「獲提名的教學人員均抱持教學熱忱,並致力追求卓越教學,着實令人印象深刻。遴選委員會要從眾多優秀的提名中選出得獎者殊不容易,實有賴各委員的積極參與。」


教資會主席唐家成恭賀各得獎、入圍決賽和被提名的教學人員,並感謝教資會資助大學對教資會傑出教學獎的支持。唐家成說:「受 2019 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 大學過往一段時間須暫停面授課堂,為學者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大學教學人員的熱誠和對優質教學的追求,以及在困難的情況下樂意作出調整並運用科技創新, 實在令人鼓舞。隨着大學陸續恢復面授課堂,我鼓勵教學人員繼續追求卓越,日後在教學方面作出更大貢獻。」


教資會亦製作了一系列短片,介紹二○二○年教資會傑出教學獎的得獎者及入圍決賽的教學人員,讓公眾更了解各人的教學理念,並表揚他們的卓越成就,詳情載於教資會網頁 www.ugc.edu.hk/big5/ugc/activity/ugc_teaching_award/result.html

 

 

附件一

 

二○二○年教資會傑出教學奬得獎讚辭

 

香港中文大學黃嘉雯教授
黃嘉雯教授精於醫學教育、跨學科和跨界別的教育協作,並致力實踐與高等教育相關的專業工作。黃教授推陳出新,以設計思維幫助學生發展其專業技能,確保學習以學習者為中心,並且提升學生的「元認知」技能及面對不同社會和專業環境的能力。此外,她帶領跨專科臨床醫生、醫療人員和導師,採取人際互動的方法,結合網上教學、體驗學習、社區參與、匯報和反省等,進行各項教學工作。黃教授將利用獎金協助教學人員發展與專業相關的教學,並利用設計思維加強課程設計的協作創造力和創新意念。黃教授將設立學科內及跨學科的實踐社群,加強國際連繫,爲學生的專業和事業發展提供可持續的對話空間及資源。


香港大學李乘雨
李乘雨在大學任教之前,已具備法律界及金融界的工作經驗。經歷過全球金融危機的動盪,促使他思考如何能度過一個更有目標的人生,這歷程最終促使他立志成為卓越的教師。不論是現屆學生還是舊生都經常向李先生討教,徵詢他對就讀研究生課程、專職擇業、創立企業,以至其他重大人生抉擇等問題的意見,由此可證他對學生影響之深遠。李先生相信,教師要在現今多變的教學環境中為學生導航,就應採取靈活的領導思維。他將科技應用於教學實踐之中,使他在此非常時期仍能有效地教學,而他共同設計和共同任教的大規模開放式線上課程—金融科技的道德與風險,至今已有逾 11 000 名學生報讀。李先生將利用教學獎的獎金,建立備有多媒體和多種語言資料的數碼儲存庫,以加強倫理教育的教與學。
由香港浸會大學王周綺華博士領導的「學術誠信與道德 ─ 增強現實技術」團隊


「學術誠信與道德 ─ 增強現實技術」團隊由香港浸會大學王周綺華博士領導, 成員包括張小燕教授(香港浸會大學)、藍澧銓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江紹祥教授  (香港教育大學) 和 Andrew Morrall 博士(香港理工大學)。團隊一直致力發展「以混合學習方式提升學生對學術誠信與品德的重視─『增強現實』軟件的應用」項目,針對「學術誠信和道德」這個關鍵而抽象的課題,結合第二代情境式學習和協作環境,運用增強現實技術向學生呈現相關個案,並引導他們就個案作出抉擇。項目下 12 條涵蓋各學科道德議題的學習徑已惠及超過 10 000 名學生,團隊亦將這創新教學法拓展至海外。在二○一九/二○年度,團隊為選定的學習徑推出網上版本,以便學生在 2019 冠狀病毒病疫情期間繼續學習。團隊將利用教學獎的獎金,透過學生從入學到就讀的較後期間體驗不同的「誠信有路」虛擬學習徑, 縱向追踪和檢視學生在學術誠信與道德方面的行為和特質轉變。

 

 

附件二

二○二○年教資會傑出教學獎的遴選準則

 

遴選委員會根據以下三項準則評審所有獲提名的學者:


(a) 採用以學習者為本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參與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學生的影響,以及教學表現卓越,包括深入理解教學方法;理解學生如何學習,從而採用合適的教學和評核方法,以爭取更佳的學生學習果效;能與學生互動交流及推動學生積極學習;因應學生不同的學習需要,啓發和支援學生,以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和能力(例如批判性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價值觀);以及在課堂內外教學表現卓越等。


(b) 對所屬範疇有深厚認識,並能體現於科目/學科/課程設計,包括在院校、跨院校或界別層面上,在課程和學生學習資源(例如課本、電子學習資源)的設計方面,顯示教師具備有關學科的最新知識,和採用相輔相成並以研究為依據的教學方法;以及訂定合適的學生學習果效與採用創新的教學和評核方法,幫助學生達到所訂定的學習果效等。


(c) 在教與學方面的往績、當今成就和領導才幹;以及日後可在其大學及/或其他院校就發展良好教學方法所作出的學術貢獻和影響,包括在相關學科參與教學研究及採用創新教學方法;以及帶領所屬大學及/或其他院校推廣優質教學等。假如獲提名者為新晉教學人員,準則會着重其領導潛能及往績;假如獲提名者為隊伍,準則亦包括該隊伍在合作推動有效教學實踐方面所帶來的影響。

 

上述三項準則沒有特定比重。遴選委員會按照這些準則,考慮每項提名。

 

 

遴選委員會成員名單


Marilee Bresciani Ludvik 教授(主席)
質素保證局委員
美國聖地牙哥州立大學專上教育領導學教授

 

蔡永忠
教資會委員
德勤中國前主席

 

Don Westerheijden 博 士
質素保證局委員
荷蘭特文特大學高級教育政策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林格睿教授
2019 年教資會教學獎的得獎

者香港大學核心課程總監
 

Simon Bates 教授
遴選委員會的國際專家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協理副校長(教與學)